让老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

空闲时王净萍与老人聊天。
文/记者夏琼 图/记者金思柳从解放大道三阳路附近的三合街一直往里走,一座外表简陋的两层楼养老院,藏身在这个老社区。这就是“武汉萍姐”——王净萍一手操持的劳动街敬老院。
就在这家占地仅330平方米的敬老院里,57岁的萍姐和7个员工一起,照料着41位老人,其中80%的老人已年逾八旬。
第一次去萍姐的敬老院探访那天,武汉秋燥难耐。萍姐一身夏天的短打、一头蓬松的短发,为了养老院添置水池的事,忙进忙出,招呼施工的师傅,“你造个册,我马上就去买材料”。
第二次再去,降温了,她身上多了件围裙,又在忙着改造院里的老旧线路。
“我不把这当生意”
敬老院客厅里正在播放的是萍姐为老人们买来的楚剧唱段碟片。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下,萍姐说起了敬老院的历史:
劳动街敬老院创办于1986年,原是我市首家街道办敬老院。2006年,49岁的王净萍从街道办下岗,接手打理这家敬老院。起初经营很不顺利,她为此大病一场,动手术住院33天。出院当天,王净萍没有回家,直接去了敬老院。自那以后,一年365天,她一天也未曾离开。
萍姐说,这是老社区,条件实在是有限,赚了点钱就想心思改造一下这里的环境。“让老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,我做到了。”
刚刚砌了一长条水池,洁白的瓷砖,整洁干净。“老人们喜欢玩水,让他们好好玩,也能方便大家。”
敬老院的地板是医院用的塑胶地板,防滑、便于清洁。10来年了,慢慢更换空调,由于资金有限,至今还有25%的房间没有空调,到了夏天,萍姐会打开客厅里的柜机,用电扇把空调的凉风送到各个房间。
萍姐说,接下这家敬老院7年,每年赚个几万,但手里有点钱就闲不住,全投到这小修小补上去了。“幸好家里伢们都不靠我,我不把这当生意做。”
走进位于一楼的厨房,干净、整洁的橱柜,不锈钢面板,让人惊讶。厨房正在准备中饭,锅里正煮着一大锅肉圆汤,还有焖豆角、拌粉皮。员工不好意思的跟王净萍说,今天菜钱超了一点,王净萍说,只要老人们吃好,超了就超了吧。
“老人就像孩子,得哄”
萍姐的敬老院现住有41位老人,年龄最小的63岁,最大的98岁。许多老人,都是家里实在没办法照顾了才送来的。
“别人说老人啰嗦、固执、性格古怪,我怎么觉得都很好,很可爱。”萍姐说。照顾老人最大的诀窍就是,老人像孩子,要哄。“你对老人是不是真心,哪怕老人已经痴呆了,他也看得出来。”
为了怕老人有被关在这里的感觉,敬老院的大门白天总是开着的,自由进出,让老人感觉就在自己家里一样;敬老院里的每间房里,窗帘都是鲜艳的,有花朵图案,还有喜羊羊,“别看人老了,他们才爱俏。”
碰上老人非要吃什么,但不利于健康,萍姐会这样劝说,“您家还想不想活100岁?想吧,那好,这东西好吃,但咱们也不能多吃,吃多了对身体不好,我们怎么完成100岁的任务呢?”老人乖乖听话。
83岁的杨爹爹刚来时是个倔老头,家里人拿他没办法。得知老人爱看楚剧,萍姐出门只要看到楚剧碟子就买回来,听说老人爱拉二胡,萍姐提醒家属带把二胡来。看看楚剧碟子、拉拉二胡,老人气顺了,也在这里住定了。兴致来了,老人拉胡琴,萍姐还唱个歌、跳个舞,也带动了敬老院里的气氛。
敬老院里的员工经常要搬动卧床不起的老人,有的老人块头大,有年轻员工还为此闪了腰。个子不高的萍姐出马,总是轻轻巧巧就搞定。她给员工示范“窍门”——“为什么会闪腰。是因为你们跟老人贴得还不够近,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,用抱的动作而不是搬,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了。”
“让老人的最后时刻不孤独”
在福利院的日子里,不都是亮色。死亡是这里无法回避的话题。
萍姐说,80%的老人在这里与这个世界告别。“原来我对这种事情挺害怕的,现在很自然。因为相处长了,有感情了。”
95岁的陈婆婆脑溢血半身瘫痪,卧床不起。去看老人,萍姐熟练地摸摸老人的垫褥,发现是干的,握着老人干瘦的胳膊跟她聊天。进入生命的最后,老人最怕的是没有安全感,他们总希望有个人在身边看着自己。因为这,王净萍嘱咐员工,手头没事的时候,多到房里陪陪老人,别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恐惧。
一位偏瘫老人上厕所时不慎摔倒,导致骨折,家属听到消息,气呼呼地半夜赶到,一进门就对护理员拳打脚踢。萍姐没有用语言过多解释,而是用最细心的照料打动了家属。看到他们把卧床不起的老母亲照顾得干干净净,家属不好意思的赔了礼。
今年初,这位89岁的老人弥留之际,萍姐和员工日夜看护。晚上9点多,老人临终前,萍姐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家属。在亲人的守护下,老人无遗憾地离去。萍姐他们又帮老人更衣、擦洗,连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感叹,你们这里的老人真干净。
办完了老人的后事,家属特地回敬老院,送上毛巾、肥皂,并送上一面锦旗:“视我母亲如母亲,倾心照料,真诚感谢!”
“最对不起的是小外孙女”
“干了这个院长近8年,把家都丢了!”整个采访中,这是热情、爽朗的萍姐唯一感伤的部分。眼见萍姐不顾自己的身体每天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,老公心里支持,嘴里埋怨她“不顾家也不顾自己”。
萍姐觉得最对不住的就是才1岁多的小外孙女。“我做梦都想带大她,这是我一生的遗憾!”有时候晚上八九点从敬老院出来,她会弯一脚到女儿家,亲亲外孙女。可31岁的女儿很理解她,总跟她说:“妈妈造了一生的业,你老了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!”
对自己老了的生活,萍姐却早有打算。“我早想好了,孩子再孝顺,老了我也不能给他们添负担,我也住到敬老院去。”